“青壮打工”后的乡村救灾新图景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坤晟
“天像破了一样!”虽然已经过去50多天,在湖北罗田县,许多人讲起6月30日那场很多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仍心有余悸。
加固堤坝、转移群众、运送物资……瓢泼暴雨中,党员干部和群众为了自己的家园同老天争分夺秒。
洪灾来袭,一个新的问题浮出水面——在一个打工大县,抗洪救灾如何克服乡村与都市两个世界的距离?
6月30日至7月1日,罗田县普降大到暴雨,县内多条道路被洪水冲毁。(来源:荆楚网)
“我只要人”
“县领导在电话里问需要什么援助。我只要人!”胜利镇党委书记姚霞林把“人”字咬得很重。
随着外出打工成为当地年轻人主要收入来源,位于大别山区的罗田县,平时在村镇里居住的多是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
“我们镇总共约56000人,至少有一半在外打工。在外打工的都是壮劳力。”与胜利镇毗邻的河铺镇镇党委书记张卫兵说。
当暴雨倾盆而下,人力短缺成了乡村安危的大问题。
对张卫兵这样的乡镇干部而言,洪水来袭,排在首位的工作是迅速转移群众,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
转移群众绝非干部上门打个招呼那么简单。丧失行动能力的,患有精神疾病的,对自己的房屋和财物念念不舍的……负责转移镇上老街居民的胜利镇文化站站长曾宪华说,许多人不愿意到胜利中学安置点居住,前脚去找来,他们后脚就回到老街。有的晚上找出来,白天又跑回去。
“根据天气预报,我们之前就做了预案。党员干部肯定要冲锋在前,但面临的情况是留在村里的党员很多都上了年纪,自己就是留守老人。”张卫兵说。
干部好样的
在县里向紧急支援150名救援人手后,总共有近300名县、镇、村干部参与了胜利镇的人员转移工作。
7月1日当天,胜利镇总共转移了4000多人。干部们不厌其烦、苦口婆心,没有放弃任何一人。
在全镇最偏远的松子关村,为了请因中风瘫痪的81岁丁梅香老人搬离危险的土坯房,左侧股骨头坏死而装上假肢的村党支部书记丁周鹏冒着暴雨先后跑了5次。
在杨家畈村,一位叫夏翠楼的精神病患,死活也不肯走出她到处漏水、随时可能垮掉的房子。最后,副村长张树华只得把她硬抱出来,然后迅速锁上大门。
当张树华忙到晚上10点多回家。不久就有支援的干部敲门请他带路进村。
6月30日晚,在上海打工五六年的雷威连夜回到家乡——同属重灾区的九资河镇七里河村。骑着摩托到了镇上,狂风暴雨下只能选择步行。从镇上到村里,平时半小时的路程,28岁的壮小伙走了一个小时。
7月1日一大早,雨越下越大,雷威担心湾里留守老人的房子不够坚固,挨家挨户敲门,把老人们接到自己家里吃早饭。“我也担心他们不听话,冒着去排沟什么的,发生危险。”雷威对记者说。
但雷威觉得自己做的和村干部比起来微不足道。
7月1日那天,七里河村党支部书记陈世初和几名村干冒着暴雨走完七里河村9个组,一路下来受了不少伤。雷威认为,自己做不到的这一点。
“这次抗洪,把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竖起来了。”胜利镇镇长胡晶说。
通过微信公众号辟谣,安抚打工人。(手机截屏)
安抚打工人
在危急关头,党委政府不仅要保障当地居民的人身安全,还要安抚在外打工的人。
暴雨袭来,亲人的平安是游子们最大的牵挂。但当暴雨肆虐,路、电以及网络通信暂时中断时,猜疑在网络上不知不觉蔓延开来。
7月1日傍晚,胜利镇文化站站长曾宪华接到女儿电话。在内蒙古出差的女儿劈头就问他身在何处。
“在家。”曾宪华说。
在电话那头的女儿惊诧地说:“在家?胜利镇不是都被淹没了吗?”
原来,当地断电断网。网上传言,由于水库溃坝,整个胜利镇已被大水淹没。
河铺镇镇党委书记张卫兵后来总结:“在打工大县,一旦发生灾情,要及时与外出务工人员交流,及时消除他们关注亲人安危的焦急心理。”
事实上,洪灾发生后,全县几乎每位村干部都接到了在外游子的电话,要求确认亲人的安危。
微信报平安
此次洪灾到来之前,河铺镇就已组建了几个微信群:镇领导班子、各村书记、村长群、各村党员群,还有各村在外务工人员群。
灾情发生后,张卫兵要求支书群里要拍家庭、拍灾情,上传到外出务工的微信群中,给他们报平安,并将镇里的工作思路、救灾进度及时报告给他们。
曾在新闻单位干过几年的曾宪华觉得自己有义务把家乡抗洪的真相公布出去。谣言来自网络,他必须用网络还击。
此前,曾宪华一直运营一个名叫“胜利红”的微信公众号,播发胜利镇的各种新闻。7月1日傍晚,听了女儿的疑问,他顾不得在洪水中浸泡了一天的疲惫,马上凭借忽有忽无的无线网发声,“胜利镇是安全的”。
赣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春生在《一位大学教授眼中的罗田抗洪救灾》一文中写道:“在遥远的赣州,我就知道罗田全媒体、罗田文联等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了家乡的消息……天南海北的罗田游子,知道故乡遭灾了,知道家乡父老正在全力以赴抗灾,知道党员干部冲在第一线。”
胜利镇接纳八方爱心款物(来源:荆楚网)
“网聚”爱心
新媒体的作用不止于此。
7月4日,镇长胡晶给曾宪华打了电话,要他通过公众号,紧急发动社会力量救灾。
他竟然遇到了一桩奇事——一位武汉的爱心人士,从“胜利红”公众号上看到了募捐信息,主动打来电话,询问灾民需要什么。
根据需要,这名爱心人士租了卡车,向灾区运送了急需的23吨大米、1000床被条、100件桶面和100件矿泉水。
直到现在,曾宪华也不知道这位爱心人士的姓名和单位。对方只告诉他,有缘在胜利镇相见时,只吃一碗饭。
“一个外地人有如此大爱,我们怎能抱怨老天呢?”曾宪华感叹。
当物资运来后,因为镇上所有干部都在抗洪第一线,曾宪华又只得在微信上征集志愿者。数十名居民自愿关掉门店生意、放弃休息,主动卸载大米。
曾宪华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利红”,紧急发动社会力量救灾。 (手机截屏)
反哺家乡
在浙江温州打工14年的江振峰,在河铺镇江家冲村的微信群里发起了募捐。到7月底,总共募捐高达9万余元。
雷威的叔叔的雷枫,听闻家乡遭灾,立即在上海的同学会、同乡会中发起募捐,驾车从上海回家。
雷枫回到县城,得知家人平安,便带着采购的食品,直奔受灾更严重的村镇。受灾群众,每家5升油,一包大米,东西不贵,但情深义重。对村里4位生活困难的五保户,雷枫还向每家捐赠1000元。
想不通的是雷枫的母亲,自己家的房子虽然没有塌,但山上的泥石流也给房屋打了一个洞。儿子竟然连自己的家都没有回,就去帮助别人。
“老人想不开,那也没办法,也情有可原。”雷枫对记者说。他和侄子雷威在家待了10多天才回上海。洪水消退后,他们一直在帮助村里修复公路。
“真不算什么。自己走的路,我们不修谁修?”雷威说。
打工“挣”来不倒的楼房
灾后,胜利镇占家冲村二组60岁的王老汉一直在修路。村里给的待遇还算不错:一天120元。
外出打工二十余年的王老汉在暴雨之前就回乡了。说起那场雨,王老汉记忆犹新:天水相连,汪洋一片,完全超出他60年的人生经验。如果不是前些年用在外打工的钱盖了楼房,王老汉一家可能已和村里的几位住土坯房的危房户一样寄人篱下。
张卫兵说,对于当下乡村人员向城市的流动,虽然让乡村活力不足,但人流向城市,创造的财富却返回了乡村,恰恰是这些财富让乡村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加强。因为多数打工者不可能留在城市,最终还是要回到家乡。每年春节返乡,往往是建房子的高峰期,楼房的抗灾能力大增。如果不是楼房,这次灾情损失将会更可怕。
已在温州安家的江振峰也说:“青年留在当地可以做一些体力活,但是救灾不仅需要人力更需要资金支持。山体滑坡、路面断裂需要租用大型机械修复。青年在外打工挣钱为村里救灾提供了经济来源。”
参与采写:实习生马倩芸、钟瑞雪